公司的管理體系到底如何發展?為什么我們管理體系會選擇這樣的規劃方向?每一版的管理體系要解決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各版次管理體系之間如何銜接?如何實現?眾多的問題也許都會存在于很多人的腦海中。那么我們就來深入的解釋一下公司的管理體系的規劃方向以及實施要點。
一、首先我們從理論上來看看,組織的管理體系應該如何建立、如何完善。
對于任何組織來說,在其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管理體系的建立和不斷的完善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建立合理、規范、適用的管理體系是組織保證良好的運行狀態、提高組織整體運行效率的基礎性建設工作。
組織的管理體系代表著一種資源配置的模式,是組織內相關人員的權利和利益保持均衡的一種機制,是組織文化建設的有效管理工具。管理體系要考慮到組織或組織有限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要考慮組織整體利益與員工個人利益的平衡,要考慮到組織短期和長期利益的平衡,還要考慮所建立的管理體系如何確保組織的可持續發展。
那么,一個組織要想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并確保使制度落到實處,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同時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不同的組織因其成長階段、組織規模以及領導者風格的不同,直接影響了組織的管理風格,在其管理風格上一般要經歷“經驗管理”、“制度/流程管理”和“文化管理”三個階段。
所謂的經驗管理也就是“人治”,它以領導者的思想和行為習慣進行組織的管理規范,在這個管理風格下的組織不是完全沒有制度,但主要是靠經驗和習慣發揮著管理作用,一般出現于創業階段的組織;
“制度/流程管理”也就是所謂的“法治”,這時候組織一般擁有較為規范的、系統的管理體系,同時把領導者的管理經驗進行了制度化的處理,此時的“經驗管理”只在“制度空缺”的地方起作用;
文化管理就是所謂的“文治“,在文化管理風格下,仍然存在制度管理,只是不再反復強調制度的強制作用,制度管理正逐步升華,對于員工來說制度成為一種意識,一種載體和表達方式,遵守制度已經成為一種日常的行為習慣,組織所倡導的文化內置在制度之中,遵守制度也成為一種基本的組織文化。
這樣以來,建立組織管理體系的焦點便是認清現狀和問題,創建一個層次清晰、權責明晰又能充分體現組織文化內涵的管理體系,使組織的管理逐步從“人治”向“法治”最終“文治”過渡。
非正式的決策體系不可能帶來穩步發展的結果,組織需要引入合理的架構和規則,來促進他的良性發展和目標實現。管理層需要非常清楚地描繪出誰應該知道什么以及如何讓他們知道。這就意味著要明確決定權并以恰當的途徑和信息為決策者提供支持,業務流程不僅要明確定義,而且組織應該確保他們是以規范的方式來執行的,這就是管理體系的根本。
并且還要弄清楚組織自身原有的管理體系與現有工作習慣的匹配度。管理體系是為了合理配置組織資源、規范組織運行流程和規范員工行為習慣的,新的管理體系一定是現有的實際工作習慣和工作流程的延續和優化,在對現有管理體系和關鍵工作流程進行梳理和診斷的同時,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從而依據組織的需求和實際診斷結果進行設計出合理的管理體系框架。
管理體系的建設和管理流程的優化是一個系統工程,管理體系本身必須和組織的戰略實現完美的匹配,同時有合理的組織結構作為支撐,在明確部門以及崗位職責度前提下,去制定或優化組織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流程。管理體系的建設還要根據組織不同的發展階段需求,在組織內部責權利劃分清的情況下,強調組織職能實現的程序方法與控制原則,按照簡單到系統的順序進行有序建設。因此,在建立組織的管理體系的過程中,要在權限設置、流程細化和輔助表格的配合上下功夫,使這三個關鍵因素相互支持。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要求。
組織的管理體系和流程優化的工作完成以后,組織的管理體系“落地生根”便成為組織最為關注的話題,對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體系的宣貫,同時配合組織內部的網絡平臺進行體系建設服務,使員工能夠很便捷的通過內部網絡了解組織的相關標準和流程要求,逐步使員工的行為和組織的體系融為一體,也就是形成組織特有的工作氛圍、工作習慣,進而形成企業文化傳承下來,深刻體現組織的文化內涵。
有什么樣的環境就有什么樣人的行為,久而久之,這種行為根深蒂固,就形成了文化,在合理有效的管理體系熏陶和指引下,組織將逐步實現從“法治”到“文化治理”的新提升,從而進一步促進組織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公司管理體系的發展規劃:
公司管理體系整體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管理控制體系,重點解決管理的規范化與人員的職業化;第二個階段:管理保證體系,重點建立企業文化管理的柔性管理體系,為公司百年愿景奠定堅實的管理基礎。
第一階段:管理控制體系階段
首先,我們看第一階段----管理控制體系階段如何實現。
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創造一種環境----優秀的企業內外部環境。因為而良好的工作環境有利于形成公司良好的工作氛圍;良好的工作氛圍有利于形成公司良好的工作習慣;良好的工作習慣有利于員工的職業化提升;員工良好的職業化水平,是公司執行力的保證;良好的執行力是保證公司實現百年愿景的根本。
因此公司管理體系第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從管理規范與人員職業兩個角度進行。管理的規范有利于人員職業的提升,而人員職業化水平的提升又保證了管理規范的實施。我們通過標準化管理手段,逐步建立起基于戰略實現(職責實現)的標準體系,通過大量復雜而繁瑣的標準來追求達到“統一”,然后進行標準的優化與合并,這樣使公司管理形成一個由最初一無所有的簡單,到各項行為都約束的復雜,再到習慣形成之后的優化簡單三個階段。同時我們在推進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同時,將人力資源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安全管理等全部融合到標準化管理體系中,形成公司特色的管理體系。具體融合情況如下:
1、管理體系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是勝任要求,這樣整個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就是為了滿足“勝任”而進行的,從人力資源規劃開始,各個人力資源管理模塊之間圍繞勝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保證了管理規范與人員職業的同步進行。兩者之間有兩個非?;A的交叉點:職位說明書和任職資格體系。這兩項基礎工作將標準化與人力資源融合成為一個體系。
2、管理體系與全面財務預算的融合是基于對財務資源的管理要求實現的,公司管理體系對財務資源的管理要求有兩個方面,分別是:成本控制與財務風險防范。成本控制我們通過實施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來實現,財務風險防范是依托風險管理體系實現的。
3、管理體系與風險管理的融合,是依托基于戰略的職責與流程管理實現的。我們通過分解公司戰略確定了分層級的職責體系,為保證職責的實現,我們確立了作業環節,對作業環節的實現應用流程管理的理念。風險管理就是要在劃分風險因素種類的基礎上,依據流程環節,逐一梳理出各個環節存在的風險因素,從而對風險因素實施評估,確定各項風險因素的損失幅度和損失概率,從而針對性的實施風險控制。
而風險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融合點是員工的道德風險,這就要求從人力資源管理的素質模型開始,到招聘配置、培訓等等各個環節,建立道德品德要求。
其次,我們來了解公司第一階段管理控制體系的實現過程規劃:
第一,就是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初步建立階段:
我們基于戰略的實現確定了基于作業環節的營運標準體系、基于作業環節成本控制的財務標準體系和基于勝任要求的人力資源任職資格體系。
第二,管理規范化階段:
1)、公司戰略規劃與決策程序的規范化,從管理者的管理行為、決策合理性、團隊建設、職權運用等方面確定管理團隊的管理意識和管理行為;
2)、公司組織機構的設置、部門和崗位職責與權限的設置規范化,戰略決策的規范,決定了公司的組織架構的規范與完整、延續性,根據戰略確定的職責權限應該得到很好的實現;
3)、公司業務環節的規范化,從業務流程梳理的角度,理順環節對接,優化我們的作業環節,去除非增值和非必要環節,提高公司整體的業績和效率;
4)、公司內部管理控制等方面;公司管理體系規范化管理的內容就是:標準化、流程化、表單化和信息化。
公司的管理體系通過對以上方面進行規范化管理,最終可以使得公司的決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組織系統化、權責明晰化、激勵合理化、目標有效化、業務流程化、行為標準化、控制過程化。這是管理體系追求的目標。
第三,公司管理控制體系在經過上面兩個過程的完善后,將會進入流程型組織階段:
由于在管理體系階段,在公司管理體系中已經提出內部顧客的理念,公司內部的“微供應鏈”管理理念已經成為公司全員的共識,公司的各業務環節經過規范化管理得到極大的優化,這些都為流程型組織的建立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公司管理體系的重點是建立面向顧客的流程型組織。
在此階段,人力資源管理會同步提升到一個高度,特別是績效管理將會成為衡量員工的重要手段,規范化管理階段初步形成。
第四,建立基于公司整體業績提升的卓越績效管理體系。
公司基于流程的整體規范化管理建立起來以后,也就是我們的管理基礎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又好的階段實現),我們就要追求又快的發展,又快發展從公司運作效率、發展速度、業績回報三個主要方面體現。卓越績效管理體系是從公司整體業績的角度來評價和改進公司的經營管理,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從領導能力、戰略管理、顧客和市場以及資源管理、過程管理、經營結果和測量分析與改進7個方面提升公司的綜合能力。
在卓越管理階段,可以真正在公司內部形成一種良好的“環境”,公司的企業文化開始逐漸落地深化,公司的企業文化逐步會成為大家的一種共同的習慣和價值取向,企業文化對公司的管理作用可以開始顯現。公司的管理體系逐步過度到第二個階段¬——管理保證體系。
第二階段:管理保證體系階段
公司管理體系的第二階段是管理保證體系,管理保證體系的重點是傳承和完善公司的企業文化,用文化管理企業,也就是實現公司的文治。這是公司百年老店愿景的根本保證,縱觀國內外傳承百年以上的企業,之所以能夠經歷各種復雜環境后依然生存下來,并且立于不敗之地,靠的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團隊,靠得也不是某一個經營理念或者某一階段戰略,真正能夠保證這些企業屹立不倒的是公司的神----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形成是由公司良好的環境中傳承下來的,將企業文化做成習慣,將企業文化“宗教化”,是我們落實和提升企業文化管理的思路。
文化建設的關鍵是能夠給企業帶來效益,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文化建設不是只談文化,而是要以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所處階段的特殊情況,以及企業自身的文化為導向,結合企業戰略、管理、營銷等各方面做全方位的疏通。只有這樣,公司的企業文化才會凝煉成公司的精神、公司的價值。
企業文化是指一個公司的價值觀、理念、傳統、經營風格和內部工作環境。企業文化是企業內部社會力量的產物,其構成要素:共同價值觀、行為規范、形象和形象性活動。
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的將會是公司的民主管理體系,企業文化與民主管理體系構成了公司的柔性管控體系,是公司管理體系的終極目標,是公司永續經營的基礎。
那么在管理保證體系階段,保證公司業務運作又好又快發展的,將會是建立并完善的信息化手段與技術。